來到了南投日月潭,卻無法好好感受一下日月潭的景色,就不算來到日月潭,因此夏天選了「涵碧步道」要來好好欣賞景色^Q^
夏天先介紹一下涵碧步道~
涵碧步道,舊名「手網地」,因地形如先民捕魚所用的手網撒開之狀而得名,山形似碧,故名涵碧山,又稱碧山,在先總統蔣公行館設立後,才改名涵碧樓,三面環湖。
過去曾為管制區,蔣公小住時,常散步其間,或由步道下方的碼頭搭船至月潭,前往慈恩塔,至今步道下方仍可見碼頭與一崗哨站。
涵碧樓步道乃指蜿蜒於整個涵碧樓的森林小道,起點為梅荷公園,步道穿梭於海拔750公尺至780公尺間,全長1.5至2公里,環抱涵碧山,蜿蜒緩行。海拔793.3公尺的涵碧樓(原蔣公行館)就在步道上,全程步行時間約一個小時。步道平緩蜿蜒、環繞涵碧半島水濱,穿梭於林蔭花木中。蔣介石行館涵碧樓即因座落於涵碧半島為名,蔣介石先生暨夫人生前時常漫步於涵碧步道欣賞日月潭的美景。步道兩側還栽種蔣夫人最喜歡的桂花、梔子花等香花灌木。
入口在梅荷園的右方,入口處有介紹牌。
開始走囉~
是老少咸宜的大眾路線^^
蔣公涼亭。
當年蔣介石先生與夫人眺望日月潭的最佳涼亭也是全台灣唯一一個戰備涼亭。
日月潭為臺灣最大的淡水湖泊,四面環山,湖色由深藍至淺藍,湖光山色、氣色萬千,是日月潭最美的寫照。
蔣介石碼頭憲兵警衛亭。
當蔣介石到涵碧樓行館時,常利用一旁的專用碼頭遊湖,整個涵碧半島戒嚴森嚴,此警衛亭即當時戌守專用碼頭之憲兵警衛崗哨。
蔣介石先生的手划船。
蔣公碼頭。
碼頭上方正是涵碧樓,蔣介石來到涵碧行館時,要搭船遊日月潭,建造了專用碼頭。此區為歷史文物展示區,不可禁入的唷~
讓我們繼續上路囉~~~
真的是老少咸宜的唷~大多都是平坦的。
育樂亭。
民國50年建立,為中國式六角型建築。
亭內上方掛有蔣介石的「育樂篇」語錄。
景色風光明媚,所以有人在此寫生@@
應該是畫前方的小男孩跟景色~
這邊真的超漂亮的,由步道遠眺日月潭,水面如鏡,倒映朦朧山色,真的好美好美…都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好好欣賞此美景。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夏天我到此一遊~
遠方由慈恩塔、玄奘寺、玄光寺與拉魯島所組成的「幸福連線」,在此處看是最清楚的;據說對著這個方向許願,實現機會很高,所以稱為「幸福連線」
水社壩
日治時期,為使日月潭的水力發電有穩定的洪水量,於仁愛鄉武界部落截取濁水溪上游的水注入日月潭,並於水社與頭社端處構築水壩,以提升水位;是一座混凝土心壁土壩;水社壩興建的同時也阻止了水尾溪流的下切作用,因而保住日月潭的湖盆地位。
這邊也好美好美~
天空的雲好特別~
對方的廟宇為龍鳳宮,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溢水口
日月潭水庫並沒有一般水庫的水閘門,溢水口當地人稱為天井,為了水庫在接近滿水時將水排出;後來抽蓄發電廠完成後,水位調控功能轉移,溢水口就很少用了。
杏壇,教育界的代稱。
孔子聚集徒弟授業講學處,種滿杏樹,所以稱為「杏壇」,後來指授徒講學的地方。
位於日月潭涵碧半島的教師會館設立之初,也是仿杏壇,作為授徒講學和供作音樂演奏的場所。
從杏壇可以直接走出涵碧步道,但夏天還是走原路回去。
就此結束兩天一夜之南投日月潭行^^
來日月潭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美麗的涵碧步道唷
參考網站(引用網址):
http://guide.easytravel.com.tw/scenic/1526
http://www.sunmoonlake.gov.tw/SceneryView.aspx?KeyID=f12d97db-981d-4f4d-8c07-40e7331f0a7d
有關南投景點可以參考:http://b929905.pixnet.net/blog/category/3431857
若喜歡夏天的文章,可以到夏天粉絲團幫忙按個讚唷^^
https://www.facebook.com/b929900
圖文不好請見諒,若要借用圖文者,請告知或註明來源,以免觸法。
(圖201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