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天主堂
前一晚因天色太黑,又迷路的情況下,差點回不了民宿的經驗後,今天就不敢再很晚才回程,今日的眼睛不比過去的眼睛,量力而為跟自不量力我此刻才明白…生病後居然變膽小了~”~
今天便不敢再跑很遠了…
先去清水斷崖走走
今天浪好大…
疑~這崇德隧道修整過了!
腳架與海= =”
因為太亮了,眼睛受不了,在此休息了好久…
清水斷崖詳文請見此篇:
http://b929905.pixnet.net/blog/post/85052909
下一站前往新城天主堂
新城天主堂位於新城公園內
新城天主堂是早年的日本神社
入口處的牌子上寫:日本人接收臺灣的第二年,駐守在新城的13名士兵,欺負了一名太魯閣少女,引起太魯閣族的激憤,便殺害13名日本士兵做為報復,史稱「新城事件」,此事件為「太魯閣戰爭」的導火線。
當年被殺害的13名日本士兵便埋在新城天主堂;太魯閣戰爭結束後,日人就在此建新城神社。直到國民政府時代,才改為天主堂!
網站上寫:臺灣光復後,新城神社漸漸荒廢,到1956年由神父購得土地,並在此興建教堂;中日斷交後,政府下令拆除全台各地日式神社;當時神父認為歷史建築不容被毀,便將神社外貌加以裝飾,才免遭拆除命運,使新城神社保留著部分遺蹟!
第一鳥居,上頭卻是寫著「天主教會」
(鳥居:為日本神建築物,似中國牌坊)
第二鳥居
此鳥居看來很不一樣,兩旁多了根柱子,不該是原鳥居該有的東西;原來是當時為了維護神社遺跡,才刻意加柱子,避免鳥居遭拆除。
鳥居兩旁保留著日本時期的狛犬。
含一顆珠子的靈獸,稱為「阿」
閉嘴的稱為「哞」;「阿哞」是梵文的音譯,為萬物開始與結束的意思。
石燈籠,共有八座!
我怕貓...
涼亭為昔日手水舍,過去進入神社參拜前,須在手水舍洗淨雙手及身心;這手洗石,已被放在教堂內,成為教徒眼中的聖水。
走到盡頭是聖母園
原為神社本座,此地是為紀念那十三位罹難士兵所建。
這邊風那麼大,但蠟燭卻不熄…
船型外觀,外形酷似諾亞方舟!
船頭向西,應該為開往耶路撒冷之意,因為耶路撒冷城面西。
(諾亞方舟與鳥居共存,兩個不同的宗教,因為歷史的演便,而結合;不禁感慨了一下…)
特別的是整座教堂外都被樹給包覆~
窗戶應該是有整理過了~
好強的生命力呀~不禁讓我聯想到了臺南安平樹屋…
看!!門的上方隱約還看得到十字架唷~
圍牆都被摧毀了…
一個在修剪樹葉的原住民,看見我在鐵欄外徘徊,便跟我說把上面的桿子拉開,便可以進去參觀…還好有遇到這位好心的原住民,不然我應該就不會進去了吧~謝謝你嘿^^就是圖中右上方的人…他可能以為我要從這邊鑽進去吧= =”
教堂外~
門口也有一隻狛犬
一進教堂裡面,和外觀卻是截然不同!
莊嚴神聖,一進來內心卻相當的平靜…
洗手台,不知這是否就是以前的洗手舍...
聖洗池
聖洗池後方放有在地文化的祖先紀念牌。
教堂後方的壁畫
彩繪玻璃窗~
最上方的彩色玻璃上訴說著不同故事
原本忌諱此處曾埋13名士兵,而沒帶腳架來拍照;但現今打此文章時,想想蘇花公路不也曾死過上萬人嗎?而我目前共騎了三次蘇花,不也都照拍嗎= =”自今不也活下來了嗎?果然越是害怕越是成不了事!
所以只好用手拿相機自拍了><
一個人旅行真自在,愛待都久就待多久~
來到此卻忘了看重要的「殉難將士瘞骨碑」(瘞音讀一ˋ),只好等下次有機會了~”~
若喜歡夏天的文章,可以到夏天粉絲團幫忙按個讚唷^^https://www.facebook.com/b929900
圖文不好請見諒,若要借用圖文者,請告知以免觸法。
(圖2014.03.11)